解除心理束缚重获心灵自由

家庭关系

依恋创伤对右脑发育的影响

发展创伤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儿童期的严重虐待事件对儿童之后的脑发育和行为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右脑(主要处理负性情绪,调节压力及情绪相关过程)的发育有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轻到中度的负性情感经历可以激...【详细】
分享:

温尼科特观点之“足够好的母亲”

温尼科特认为,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只有促进性的环境才能使个体有机会健康发展。母亲是婴儿最初的环境,“足够好的母亲”是一种促进性环境。促进性环境的特征是能够适应婴儿的需要和成熟。当婴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详细】
分享:

温尼科特观点之“原初母爱贯注”

温尼科特的“原初母爱贯注”是指,母亲从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数周内全神贯注于满足婴儿需求的高度敏感的心理状态。从孕后期开始,母亲的兴趣逐渐从自己和外界转移到婴儿身上,自己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适应婴儿的需要和...【详细】
分享:

温尼科特观点之“主观全能感”

在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下,足够好的母亲为婴儿的发展提供促进性环境。母亲对婴儿需求敏感、及时、恰当的回应,让婴儿发展出是自己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的幻想。在这样一种幻想中,婴儿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全能的上帝,...【详细】
分享:

温尼科特观点之“过渡性客体”

婴儿从主观全能感状态逐渐脱离出来,逐渐具备更多的客观性,并能够象征性地思考,并在最终达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个过程,被温尼科特认为是婴儿借助于“过渡客体“的功能来实现的。过渡客体是儿童的第一个“非...【详细】
分享:

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四)

表现出混乱型依恋特质的婴儿,他们的父母在“成人依恋访谈”中表现出来的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被归为未解决型。具有此种依恋特质的成人往往有与依恋对象相关的创伤经历,当他们的创伤感受被孩子的痛苦情绪或需求所激...【详细】
分享:

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三)

面对婴儿寻求亲近的努力和发出的需求信号,父母若常常采取忽视、拒绝的方式,或者以侵入的方式将婴儿的感受淹没,那么婴儿就不得不降低情感需求和表达的活性来应对这样的情境。忽视或者拒绝婴儿的亲近需求,使得婴儿...【详细】
分享:

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二)

面对婴儿的情绪反应和需求信号,父母若常常给出无法预期、不恰当的反应(不足、过度、无法满足需求等),就会激起婴儿持久的迷恋需求:一方面,尽管不理想,但亲密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亲密是不确定且随时会失去的...【详细】
分享:

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一)

人类在婴儿阶段还没有发展出调节情绪的能力,所以需要依恋对象来帮助自己应对情绪上的困难。主要照看者对婴儿情绪情感的反应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婴儿将会采用哪种性质的依恋策略(安全或者不安全)作为主导策略...【详细】
分享:

擅长家庭关系的心理咨询师

普通心理咨询师:肖虹

肖虹,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动力取向的个别心理治疗工作。师从国内顶级精神分析师,并定期接受督导。熟悉认...

普通心理咨询师:欧阳群

欧阳群,华东师大教育学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参加中科院和德瑞姆心理咨询师培训。具有近30年12年教育段的教学...

普通心理咨询师:杨堂英

 杨堂英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师从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教授,系统学习意象对话技术...

专家心理咨询师:晏永群

晏永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卫生协会会员,资深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师,NGH催眠治疗师,企...

心理咨询师博客

心理健康专栏